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执法效能
长清区纪委 “四强化”提升执纪审查安全
    作者:区纪委     来源:区纪委     上传时间:2017-11-24

  今年以来,长清区纪委按照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全会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纪委执纪审查安全工作会精神,做到“四个强化”,将“依纪依法”、“安全文明”作为执纪审查生命线贯穿始终,进一步落实了安全责任,防范安全事故。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执纪审查安全责任。一是长清区纪委监察局对执纪审查安全工作非常重视,树牢“不抓安全就是失职,抓不到位就是不称职”的理念,坚持落实责任与问责追究相结合,做到加大审查力度与确保审查安全两手抓、两手硬。成立了区纪委监察局执纪审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执纪审查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确保依纪办案、依法办案、安全办案、文明办案。二是研究部署执纪审查安全工作。区纪委常委会及时听取有关科室执纪审查安全工作汇报,并定期研究部署有关工作。三是安全设施建设到位。按照市纪委的要求,区纪委建设高标准谈话室2个,安装录音录像监控设备,专用办公桌椅、小型药品箱及必要药品全部按要求进行配备。今年10个街镇纪工委都按照上级要求建成符合标准的谈话室。四是强化安全意识。要求执纪审查人员坚决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办案,违反办案纪律就是违反政治纪律”的认识,守住不发生安全事故的底线,增强政治意识、法纪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依法依纪、安全文明开展执纪审查工作。要求执纪审查工作人员牢记“八个严禁”要求,并由纪委书记和纪检监察室主任签订《执纪审查安全责任书》,提升了执纪审查人员维护执纪审查安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强化管理制度,确保依纪依法开展执纪审查。一是建立健全执纪审查安全制度。对原有《安全工作制度》和有关规定进行完善、细化,对执纪审查场所管理、人员和陪护人员纪律制度进一步进行健全完善,制定《长清区纪委监察局执纪审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谈话室使用管理制度》、《监控工作及监控资料管理制度》等,强化制度约束。二是狠抓安全制度落实。按照“谁领导谁负责、谁办案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夯实分管领导的重要领导责任、承办科室负责人的直接领导责任、调查组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审查人员的直接责任,将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做到分级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细致监管确保万无一失。谈话一律在委局机关规范谈话室进行,并按规定填写谈话室使用审批表,由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进一步明确了执纪审查安全责任。按照“谁送谁领,谁接谁送”的要求将谈话对象安全送回,并履行交接手续。对执纪审查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督促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对谈话场所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监督办案人员行为举止,保障被调查人合法权益;定期对办案场所进行安全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明确责任追究,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强化办案陪护,确保办案安全零事故。一是严把入口关,夯实陪护队伍基础。坚持将政治素质、应变能力和身体素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评和审查,选配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担当“两规”案件陪护。在全区精选了40名优秀党员组成陪护备用人员库,为每名陪护人员建立档案,包括陪护人员姓名、年龄、工作单位、籍贯及其他社会关系等信息。陪护备用人员库实行动态管理,在保持人员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陪护人员的表现情况可及时调整和充实。二是严把制度关,构建执纪审查安全陪护规范体系。先后制定了《“两规”“两指”陪护工作办法》、《关于从有关部门选调人员协助做好两规陪护工作的意见》、《纪检监察机关执纪审查安全工作流程》等制度。还制发了《陪护工作日志》、《陪护人员登记表》、《陪护人员值班表》等,对应急处置、陪护值班等作了明确规定。明确安全责任,对每一名陪护人员上岗前都要与其签定《陪护人员安全工作责任书》。同时,“两规”期间严格按照省市纪委规定对“两规”对象实行24小时不脱离视线陪护。三是严把培训关,提高陪护人员履职能力。岗前培训由分管常委负责,培训内容包括明确陪护人员的基本职责,确保“两规”对象的人身安全。组织执纪审查经验丰富的人员讲授安全陪护工作常识,教授陪护人员如何察言观色、判断被审查对象的心理状态、如何进行基本的心理疏导,使陪护人员陪护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强化了陪护工作的针对性。

  强化保障措施,切实加强执纪审查安全防范。一是健全应急预案。围绕涉案人员的基本情况、调查取证和谈话等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环节,制定周密详尽的安全防范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有效避免执纪审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建立医疗绿色通道。为防止和妥善处置执纪审查过程中涉案人员出现突发疾病等意外情况,与区人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制定了《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办法》,区医院保证救护车和救护人员24小时待诊,确保区纪委在执纪审查期间启动“绿色医疗救助”,第一时间给予优先、及时救助。三是加强安全检查。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突出检查重点,对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清理,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督促执纪审查和陪护人员履职尽责。加强对谈话室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领导带班制度,持续传导压力,始终做到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