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纪工委关于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 |
作者:文昌纪工委 来源:区纪委 上传时间:2016-04-14 |
一、社区概况 (一)当前社区规模。截至到目前,文昌街道共有社区19个(城市社区8个,农村社区11个),社区党支部19个。 (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配备情况。目前,文昌街道共有社区工作人员104名(其中聘用人员9名),平均每个社区5名。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32名,本科以上学历25名;35周岁以下12名,35—50周岁有77名,50周岁以上有15名。 二、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社区民主管理和监督情况。街道在去年村居两委会换届后,加强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设。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权利和义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列席社区“两委”重大会议,查阅、复制与监督事项有关文件资料,享有知情权;对社区干部履职情况和村务事项开展询问质询;对村务、财务公开情况和财务报账前的原始凭证进行事前审核;围绕村务事项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全街道所有村居账目经过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通过方可报账。 (二)农村社区“三资”管理情况。文昌街道在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立足实际,突出硬件建设、人员配备、建章立制三个重点,严把清产核资、依法委托两个关键,狠抓资金管理制度化、村集体资产、资源规范化管理三个环节,确保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到位、规范运行。加强了会计委托代理中心的建设,逐步稳妥推行了村居集体“三资”的电算化管理,有效堵塞了监管漏洞,确保了村居的和谐稳定。 财务管理方面,文昌街道的主要做法是突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把好三关,事前审理单据关,事中严把入账关,事后审计关。每三年实行轮审制,把所有村居账目审计一遍。具体实行村账办管和村资办管。村账办管,11个农村社区全部和街道代理中心签订了会计委托代理协议。并严格进行账目代理和核算。每月30日为村居理财日。各村居由报账员召集,村居村务监督委员会审理当月的收入支出情况。每月1至5日为街道审理村居据日,街道7名职业会计依据《原始凭证入账十不准》规定审理单据。每月6日为街道集中汇账日。街道职业会计和报账员按分工进行汇账。每月10日为街道财务公开日,各村把经街道审核的本居财务公开榜在指定公开栏张榜公布。村资办管,11个农村社区在街道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全部开设了双印鉴管理专户,所有收入全部存入专户,支取实行审批制。3000元备用金由经管站长审批,3000到50000元由街道分管主任审批,50000以上由街道主任审批。 资产资源管理方面,一是清产核资,摸清底数,各村居对本村居的资产进行全面核实,对货币、固定资产、资源性资产等进行分门别类的登记,使各类财产清晰可查。二是登记造册,建立资产、资源台帐,清理工作经各村公示和村民代表签字认可后,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实行台账管理模式,全面反映资产种类、数量及经营使用情况。 (三)社区便民服务情况。人口计生工作实行“三线管理,一窗对外”(城区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所有业务统一在计生服务大厅办理)工作模式。城区社区人员组成较为复杂,还存在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人口计生工作开展难度较大。社区居委会按照“单位人单位管,村(居)人村(居)管,社会人社区管”的原则对辖区内所有的育龄妇女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四)社区廉政制度落实情况。街道面向各部门、各管理区、社区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下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施意见》,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并层层签订责任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了责任落实和分工。 三、社区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 (一)思想认识需进一步加强。无论是作风上的问题还是廉政方面的问题,其根源都在思想上,思想认识不到位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对责任范围内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敢指出,不敢批评。二是社区部分党员干部还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思维定势,不思进取,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三是社区部分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勤政廉政意识薄弱,缺乏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问题比较严重。 (二)新时期社区存在的廉洁风险问题。一是放松政治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走低,社会主义荣辱观意识不强。二是忽视党风廉政建设,廉政自律意识不强,个别同志出现违规违纪行为。三是对制度可能贯彻落实不到位,不能形成有效地规范化管理措施,制度执行不力。 (三)社区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宗旨意识淡薄,当前社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个别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以权谋私,贪图享乐,未对社区居民尽到应尽的职责。二是方法简单粗暴,个别党员干部对开展计划生育、房屋拆迁等难度较大的工作时,没有进行广泛的政策宣传,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采用简单的行政手段,造成干群紧张。三是工作作风漂浮。上下班迟到、早退、串岗闲聊、玩游戏等现象偶有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力不高、责任心不强,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甚至对社区里的工作虚以应付,对家事全力以赴,无法起到表率作用。 四、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一是明确领导责任。要把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主任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社区“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是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要及时研究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领导。二是建立和完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组织、民政、信访等部门密切配合,社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廉政社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把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本部门、本系统的整体工作,围绕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实际,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抓好在社区各项政策的落实。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要组织有关部门,适时开展对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不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确保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规范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领导班子及成员行为制度。建立健全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制度,明确“两委”班子及成员的职责权限及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处理规定,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制度,考评结果作为“两委”班子及成员业绩评定、奖励惩处、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和完善以居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严格执行民主议事规则,社区重大事项由“两委”班子共同研究提出议题,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表决形成决议,确保重大事项的决策由集体讨论决定。社区居委会定期向设去居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定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要提交居民代表会议讨论。三是建立和完善为群众办事的服务制度。要建立和完善方便群众办事的服务承诺制度,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工作站的建设和管理,简化办事程序和环节。发挥民间组织,依靠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培育社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提供邻里互助服务。四是建立和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制度。建立和完善重视社区居民意见和建议的信访、评议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协调处理反映的问题。通过聘请群众监督信息员、设置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掌握社情民意,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和谐。 (三)加强社区廉政文化建设。一是与社区设施建设相结合,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一方面抓廉政文化环境建设,根据社区内部布局和外部环境,设置造型精致的清风亭、清风墙、清廉石等载体,将历史上流传久远或社区群众创作的含义深远、格调清雅的廉政作品刻制其上,使得廉政文化与社区文化和自然风景浑然一体,和谐共生。另一方面抓廉政文化典型宣传,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设施如宣传栏和社区阅览室的作用。宣传栏定期辟出一定的廉政宣传版面,社区阅览室专门设立廉政书架,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二是与居民文体活动相结合,丰富廉政文化形式。要以社区干部为纽带,离退休干部为骨干,组建廉政文化政策宣传队伍;依托辖区内的公园、广场等场所,发挥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的作用。根据居民不同的职业、年龄段等特征,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社区居民踊跃参加。与强化服务措施相结合,提升廉政文化参与度。 |